专业号

官号描述

<p>延安曾是&ldquo;水草丰盛,土宜产牧&rdquo;&ldquo;群羊塞道,牛马衔尾&rdquo;的富庶之地。历经几千年人为活动的影响和破坏,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,上世纪末,延安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.88万平方公里,占总面积的77.8%。土壤侵蚀模数达9000吨/平方公里,年入黄泥沙2.58亿吨,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1/6。1999年以来,中共延安市委、延安市人民政府迅速响应&ldquo;退耕还林(草)、封山绿化、个体承包、以粮代赈&rdquo;的号召,全力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,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,延安大地色调发生了由黄到绿的深刻转变,创造了人类历史上&ldquo;生态可逆&rdquo;的奇迹,为世界生态治理提供了&ldquo;延安样本&rdquo;。</p>  <p>近年来,延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&ldquo;生态环境整体脆弱仍然是延安发展明显制约&rdquo;的谆谆告诫,坚持重在保护、要在治理的原则,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,助推延安山川大地不断由浅绿向深绿转变,实现了山更绿、水更清、天更蓝、人更富、物种更多、城乡更美&ldquo;六大变化&rdquo;。</p>  <p>山更绿了。2016年以来,累计完成营造林569万亩,义务植树5000多万株,森林覆盖率达48.07%,植被覆盖度升至81.3%;活立木蓄积达8755.31万立方米,延安山川大地到处绿意盎然。</p>  <p>水更清了。森林植被恢复后,防风、蓄水、固沙、固土作用显著增强,年入黄泥沙量由过去的2.58亿吨减少到0.31亿吨、降幅达88%;降雨量由&ldquo;九五&rdquo;期间450毫米增加到550毫米以上,&ldquo;一碗水半碗沙&rdquo;成为历史。</p>  <p>天更蓝了。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,扬沙天气由过去每年27.2次减少到现在1-2次,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9天,较2014年净增87天,&ldquo;圣地蓝&rdquo;成为延安一张靓丽名片。</p>  <p>人更富了。林业生态工程使80%以上的农民受益,全市年均兑现退耕还林补助和生态效益补偿资金5.4亿元,户均收入2200元;红枣、核桃、花椒和中蜂养殖等林业产业蓬勃发展,产值达7.4亿元,农民人均增收433元,林业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。</p>  <p>物种更多了。全市陆生野生动物达264种,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12种、Ⅱ级25种、省级13种。濒临灭绝的华北豹在子午岭林区数量增至110多只,是全国华北豹野生种群最为密集区域;褐马鸡种群数量增至2800多只。现有种子植物1478种,较上世纪增加近百种。</p>  <p>城乡更美了。林业生态建设的大力推进,促进了广大农民由倒山种地、广种薄收的传统生产方式向精耕细作、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,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,城镇化率达64.5%;家庭农场、森林人家、康养基地等&ldquo;林业&#43;旅游&rdquo;新业态正在兴起,建成国家森林乡村24个、生态文化村庄21个、各类公园80多个,开辟生态旅游线路12条,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收入8500多万元。</p>  <p>&ldquo;十四五&rdquo;时期延安林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深刻认识&ldquo;生态环境整体脆弱&rdquo;的实际,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统领,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,顺应自然、尊重自然,坚决贯彻国家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和制止耕地&ldquo;非农化&rdquo;、防止&ldquo;非粮化&rdquo;措施要求,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,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、天然林保护、退耕还林及森林抚育、退化林修复等林业重点工程,持续提升生态保护和修复水平,努力推动全市山川大地由浅绿向深绿转变,为实现延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。</p>  <p>&nbsp;</p>  <p>&nbsp;</p>

      启事商讯

         
        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
        京ICP备09013815号
        基于E-file技术构建